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传染病> > 浏览宠文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妊娠猪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灶、睾丸炎和副性腺炎。


一、流行病学
牛、猪、山羊易感性较高,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由消化道感染,有时也通过创伤的皮肤、结膜、阴道等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传播本病。猪主要通过交配感染,布氏杆菌通常分牛型、羊型和猪型布氏杆菌。猪对猪型布氏杆菌最易感,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见于牧区。


二、临床症状
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流产,多发生在妊娠4-12周,有的在妊娠2-3周即流产,有的接近妊娠期满即早产。易造成不孕,见木乃伊胎、死胎、正常仔。流产前兆症状常见沉郁、阴门和乳房肿胀,阴道流出粘性或粘脓性分泌液。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全身发热,局部疼痛不愿配种,但逐渐发生。皮下脓肿、关节炎、腱鞘炎、后肢麻痹。


三、病理变化
母猪子宫黏膜有许多粟粒大黄色小结节,胎盘上有大量出血点,表面有一层易剥离的黄灰色渗出物。流产的胎儿皮下水肿,脐部尤明显,有时见败血病变化,胃内容物有的呈黄色黏稠浑浊液,脾和淋巴结肿大,胸腔有浆性渗出液,皮下、肌肉的结缔组织有出血性浸润。胎盘显著肥厚,由于水肿如肉冻状,布满出血点,有时出现溃疡、坏死或结痂。公猪睾丸肿大明显,睾丸膜常与皮下组织粘连,切面有坏死病灶和脓肿,有时精囊发炎。


四、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流产胎儿、胎衣的病理损害,流产前病症表现,流产胎衣具有明显病变,流产后流出红色黏液、胎盘明显肥厚,皮下呈浆液性浸润,公猪睾丸炎,肿胀、疼痛,关节炎,有助于布病诊断。
2、实验室诊断 :除流产材料的细菌学检查外,常用试管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变态反应等。
3、鉴别诊断:与相同症状的疾病鉴别,如胎毛滴虫病、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衣原体等都可能发生流产,应注意区别诊断。


五、预防


1、种猪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2、用猪布鲁氏杆菌 2 号弱毒冻干菌苗进行预防免疫,最好在配种前 1-2 个月进行。

3、加强一般兽医卫生管理,特别要注意产房、用具及环境的彻底消毒。

4、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阴道分泌物。

六、治疗


治疗方案一:
链霉素注射液

用法:链霉素注射液10-20ml,肌注,天2次,连用7天。

说明:链霉素为广谱抗生素,抗菌效果好。

 

治疗方案二:

复方磺胺嘧啶注射液+链霉素注射液

用法: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2-0.4ml/kg右耳肌注1日2次;链霉素注射液0.1-0.2ml/kg,左耳肌注1天2次,连用1周。

说明:磺胺药物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杆菌抑制最用最强,加链霉素为广谱抗生素,达到抗菌。

 

治疗方案三:

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链霉素注射液

用法:盐酸多西环素5-10mg/kg,链霉素0.1-0.2ml/kg,混合肌注,1天2次,连用7天。

说明:多西环素抑制肽链合成,抑制细菌生长,链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布氏杆菌敏感,有抗菌功效。

?

关键字:
上一篇: 猪副嗜血杆菌病
下一篇:猪肠病毒感染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