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传染病> 家禽> 浏览宠文

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它包括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在自然界,禽类是沙门氏菌的最大贮存宿主,而动物和人类的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又常来源于患副伤寒的禽类、受污染的蛋品或其他禽产品,因此加强对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无论在养禽业或是公共卫生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鸡白痢鸡白痢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急性败血症和排白色浆糊便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感染后,常取慢性或隐性经过,但所产的蛋常存在有大量鸡白痢沙门氏菌,严重地影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幼雏育成率,并成为养鸡场持久感染的重要原因,对养鸡业危害甚大。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抵抗力较强,在5~8℃条件下,于木制饲槽上可生存65天,在夏季的土壤中可生存 20~35日,冬季可生存128~184日,在鸡粪悬浮液中可生存3个月以上,附着在羽绒毛上可生存约1年。附着于卵壳上的细菌,在室温下经 5天,或在孵化器内经3日即可死亡,贮存于20℃条件下的鸡蛋,其蛋黄内的鸡白痢病原菌很快繁殖,而蛋清中的细菌繁殖较慢。一般常用消 毒药都能迅速将其杀死。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既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阳性鸡所产的蛋一部分可带菌,孵出的幼雏可呈带菌状态,但大多数是在出壳后由于接触了病雏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用具而经消化道感染,存活的部分鸡为带菌鸡,又产出带菌蛋,形成反复感染,循环发病,使鸡白痢病原菌代代相传,通过种蛋、种雏可将病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带菌蛋也可污染孵化器,扩大传播。带菌的公鸡可通过交配传给母鸡。染菌的苍蝇、鸟类也可成为传播媒介。1.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除鸡外,多种鸟类也可感染,成为无症状的传播者。 不同品种的鸡其易感性有显著的差别,一般来说,轻型蛋鸡比重型肉鸡易感性低。本病主要发生在2~3周龄的雏鸡,尤其是10日龄以前的雏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不良的饲养管理.温度忽高忽低,雏群密度过大和环境潮湿等容易激发本病。(2)临床特征病雏常聚堆,翅下垂,精神委靡,不食、嗜睡,排白色 稀便,并污染肛门周围的绒毛,粪便干结后封住肛门,影响排便,病雏排便时发出尖叫,腹部膨大。有的病雏关节肿大,有的呼吸困难。带菌蛋孵出的雏,大部分在7日内死亡。孵出后感染的雏,通常在生后2~3周内死亡。成年鸡一般不表现症状,但可使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部分鸡可表现精神委靡,排白色稀便,鸡冠和肉髯苍白,母鸡产蛋率明显下降或停产。有的鸡可因卵黄炎而引起腹膜炎,腹膜增厚,腹水增加,呈“垂腹”现象。(3)病理剖检特点早期病雏病变轻微,仅肝脏肿大、充血或有条纹状出血。病程长的可见卵黄吸收不良,呈油脂样或干酪样。特征性病变是在肝、肺、心脏、肠及肌胃上有黄色坏死点或小结节。成年母鸡可见卵巢变形,蘧肿状,卵黄性腹膜炎,腹膜脏器粘连.急性和慢性心包炎。根据上述特点可初步诊断。需要时采血作全血平板凝集反应。2.防治预防鸡白痢的关键在于及时清除和淘汰鸡群中的带菌鸡,尤其是种鸡场更应建立和培育无白痢的种鸡群。为此,应做到:(1)种鸡、种蛋的挑选和检疫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外地引进种蛋。对种鸡群应以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进行定期全面检疫。对曾祖代鸡群应于120~140日龄作第一次普检,280~287日作第二次普检;祖代鸡群于120日龄及180日龄时进行两次检疫;父母代鸡群于120日龄时进行普检。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全部淘汰,并对鸡舍、用具、地面彻底消毒,以后每隔3个月重复检疫1次,直至连续两次不出现阳性反应鸡后,可改为每年检疫1次。(2)种蛋净化种蛋必须来自无白痢鸡群,并在孵化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孵化器、蛋盘在每次孵化前也应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育雏室、食槽、饮水器经常保持清洁干 净,温度可保持恒定,垫草要勤换,鸡群不宜过大或过分拥挤。(4)药物预防调痢生、促菌生、鸡宝、氟哌酸和各种抗生素、磺胺 类、呋喃类药物以及各种中成药,均可预防鸡白痢,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上述药物也可用于治疗。
(二)禽伤寒禽伤寒主要是青年鸡及成年鸡的一种传播很快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偶尔也可感染鸭、雉鸡、珍珠鸡和 孔雀等禽、鸟。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禽伤寒沙门氏菌。由于病原菌毒力的强弱不同.所致鸡的死亡率有高有低。带菌鸡是其传染源。雏鸡主要由于种蛋内带菌,在孵化器和育雏室内相互传播,也可在孵出后直接或 间接接触病雏或带菌雏而感染。成鸡以消化道感染为主。2.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和成年鸡。雏鸡也可感染,但较少见。(2)临床特征病鸡精神沉郁,离群独居一隅,头、翅下垂,冠髯苍白,羽毛松乱,食欲废绝,高热,渴欲增加,排淡黄绿色稀便,并常沾污肛门周围羽毛。急性病例很快死亡。慢性病例则拖延数周。有时可能在孵化器的雏盘中发现濒死雏与死雏。有的病雏表现嗜睡,生长不良,虚弱, 不吃,肛门周围粘附有白色稀便。肺部受到侵害时.病雏呈现呼吸困难 和张口喘气症状。1~14日龄的雏鸭容易感染并引起严重死亡。症状与鸡白痢相似。(3)病理剖检特点鸡:突然死亡的急性病鸡,常见不到明显的病变。病程较长病例,最 特征性病变为肝、脾显著肿大,肝脏呈绿褐色或青铜色,肝和心肌上散 在灰白色小坏死灶,胆囊扩张,充满胆汁,心包炎及腹膜炎,卵子出血、变形和色泽不正。幼雏的肺、心和肌胃中有时可见与鸡白痢一样的灰白色小病灶。鸭:剖检变化为心包出血,脾稍肿,肺和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成年母 鸭有与成年母鸡相同的卵巢和卵黄的变化。根据病鸡的发病年龄(一般在1月龄以上),结合多数病鸡的症状 和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须从病鸡内脏器官分离病菌并进行 鉴定。(4)鉴别诊断诊断中须注意与禽霍乱及鸡新城疫相鉴别。3.防治可参看鸡白痢。
(三)禽副伤寒禽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各种家禽都可感染。以下痢、结膜炎和消瘦为其特征。这一类细菌常引 起人的食物中毒,因此,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菌为沙门氏菌属中的多种细菌,其中最主要的有鼠伤寒沙门氏菌,其次为鸭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埃森氏变种,汤卜逊沙门氏菌及纽温顿沙门氏菌等。但由于地区和家禽种类的不同,主要致病菌的种类也各异。这些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此类沙门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与菌体内的内毒素有关。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传染源。副伤寒菌的广泛分布使该病的传播非常迅速。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种蛋传播,但此种传播主要是在产蛋过程中或产出后蛋壳被产窝、地面或孵化箱内粪便中的沙门氏菌所污染,并穿透蛋壳进人蛋内繁殖所致。雏鸡也可经污染的孵化器或育雏器而传播。2.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最常见于2周龄以内的幼雏,而以6~10日龄雏的死亡最多,1月龄以上的禽很少因感染本病而死亡。各种禽类都可互相传染。该菌也常在各种家畜体内发现。(2)临床特征

雏鸡:急性败血型雏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突然死亡。10日龄左右的雏感染后,表现精神委顿,头、翅下垂.喜拥挤在温暖的地方,食欲消失,口渴增加,下痢,排水样稀便,常沾污肛门周围羽毛,并于1~2天内死 亡,死亡率为10%~80%。随日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成年鸡表现虚 弱,发生结膜炎和鼻炎、下痢、肛门附近沾有干粪.大部分病鸡能在短期内康复。

雏鸭:以1~3周龄雏鸭最易感。病雏不食、颤抖、喘气、眼睑水肿, 自眼鼻流出清水样分泌物,虚弱,动作迟钝和不协调。肛门常枯糊有粪 便,常突然跌倒而死。(3)病理剖检特点雏鸡:最急性病雏鸡病变不明显。病程稍长者可见消瘦、脱水、卵黄 凝固。肝、脾淤血和有出血条纹或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肾淤血,心包 炎,心包膜和心外膜粘连,心包液增多、含纤维素性渗出物。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部分呈明显的出血性肠炎。盲肠内有淡黄白色干酪样物。常有 肺炎病变。雏鸭:肝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有灰白色小坏死点,气襄膜混浊不透 明,常附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他病变与雏鸡相似。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确诊,须依靠病料作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防治禽副伤寒的防治基本上与鸡白痢相同,但本病病原菌的种类很多,因此为了查明带菌鸡和制造免疫用菌苗,必须先对当地禽副伤寒的病原菌种类调查清楚,再选用当地流行的主要菌株制成多价菌苗或诊断用凝集抗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带菌鸡及其肉、蛋等产品,应加强兽医卫生检验和无害处理,以防发生食物中毒。

关键字:禽沙门氏菌病
上一篇: 禽霍乱
下一篇:鸡大肠杆菌病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