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传染病> 鹿> 浏览宠文

鹿流行性出血热鹿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高热、各器官组织广泛出血,病程短,死亡率高。

【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为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呼肠孤病毒 科,环状病毒属的成员。目前世界上已分离出新泽西、南达科他和尼日利亚三个血清型毒株,并证明本病毒与蓝舌病病毒有共同抗原。病毒在-70C可保存30个月,70~95℃能灭活,对福尔马林和70%酒精敏感。库蠓可自然带毒,经变翅库蠓传染。

【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本病只感染鹿。在易感鹿中,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可感染发病,以美国的白尾鹿最易感。1岁以内幼鹿和成年鹿死亡率最高,1岁小鹿则死亡率很低,圈养鹿死亡率为62%,而放养鹿则很低。本病经变翅库蠓传播,夏季多发,在某些地区的鹿群中常呈流行性,一般呈地方性流行。2.临床特征潜伏期6~8天。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左右, 呈双相热,即在病初和临死前(病毒血症的高潮)时高热。病鹿精神沉郁,不食,对人恐惧。流涎,有时唾液带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出血。眼结膜和口腔粘膜暗红或呈蓝紫色。粪尿中带血。病鹿衰弱、昏迷,于发病后8~36小时休克而死。3.病理剖检特点组织器官广泛出血,常见于肝、脾、肾、肺和消化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并有水肿。慢性型可见胃肠炎和蹄叶炎病变。4.实验室检查采取病鹿各组织器官和血液,制成乳剂,接种鹿胎肾细胞或Ver.细胞等进行病毒分离,也可接种于乳鼠脑内分离病毒,同时感染健羊,以排除蓝舌病。并用标准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予以确诊。

【防治】加强鹿群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吸血昆虫。使用驱虫剂,防止鹿群受到吸血昆虫的侵袭。圈舍、场地及用具要定期用石灰乳、福尔马林或火碱进行全面消毒。发现病鹿及时隔离并进行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和疫苗。

关键字:鹿流行性出血热
上一篇: 鹿粘膜病
下一篇:鹿巴氏杆菌病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