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寄生虫病> 牛羊> 浏览宠文

肝片形吸虫病又名肝蛭病,为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的寄生虫病,人偶尔也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在我国共有两种: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虫体特征与生活史】肝片形吸虫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柳叶状,大小20~40毫米X10~13毫米,虫体前端突出部呈锥形,其底部突然变宽,形成明显的“肩”,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窄。大片形吸虫体型较大,大小30~75毫米X5~12毫米,虫体两侧缘较平行,肩不明显,后端钝圆。片形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中,成虫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人肠腔,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25天孵出毛蚴,游动于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在我国大部地区是小土蜗螺),钻人其体内发育,经胞蚴、雷蚴最后发育为尾蚴,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靠尾的摆动游泳于水中,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下脱尾后形成囊蚴。牛、羊等在吃草或饮水时,吞人囊蚴而遭感染。幼虫穿过肠壁,经肝表面钻入实质后入胆管发育成熟。从吃入囊蚴到发育为成虫需2~4个月,虫体寿命3~5年,一般1年左右即从动物体内排出。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与中间宿主~~椎实螺密切相关,多发于低洼地、湖浸草滩、沼泽地带。干旱年份流行轻,多雨年份流行重;夏季为主要感染季节。

2.临床特征 轻度感染往往不显现症状,感染数量多时(牛250条以上,羊50条以上)则可出现症状。对于幼畜,即使寄生很少虫体也能呈现有害作用。急性型多见于羊,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由于幼小虫体大量集中侵人而引起腹膜炎和创伤性肝炎,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偶有腹泻现象,有时突然死亡。最多见的是慢性型,此时虫体已寄居于胆管内,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和水肿,食欲不振,体态消瘦,衰弱,步行缓慢,产乳量显著减少,孕畜流产,严重时极度消瘦而死亡。

3.实验室检查 生前诊断常采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虫卵为椭圆形,黄褐色,窄端有不明显的卵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卵胚细胞。大小为107~158微米X70~100微米(图3-20,图3-21)。也可采用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诊断方法。

4.病理剖检特点 急性病例肝脏肿大、质软,包膜有纤维素沉积,有2~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虫。腹腔中有血色的液体,有腹膜炎病变。慢性病例肝实质萎缩、退色、变硬,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壁粗糙,内含大量血性粘液和虫体及黑褐色或黄褐色磷酸盐结石。

【防治】

1.定期驱虫 在疫区,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常用药品有:①碘醚柳胺(重碘柳胺),对肝片形吸虫6周龄以上童虫和成虫及捻转胃虫、羊鼻蝇幼虫均有较好效果。剂量为7.5毫克/千克体重,灌服。②三氯苯唑(商品名肝蛭净),对肝片形吸虫1周龄童虫和成虫均有效。剂量为牛12毫克/千克体重,羊10毫克/千克体重,灌服。③溴酚磷(商品名蛭得净),对肝片形吸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效。剂量为12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④氯氰碘柳胺钠(佳灵三特、富基华),对肝片吸虫、胃肠道线虫、羊鼻蝇幼虫、痒螨及疥螨均有良好的驱杀效果。剂量为5%氯氰捵柳胺钠注射液,牛2.5~5毫克/千克体重,羊5~10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5%氯氰捵柳胺钠悬浮液,牛5毫克/千克体重.羊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⑤双乙酰胺苯氧醚(联苯酚噻,商品名科里班),剂量为黄牛75~100毫克/千克体重,绵羊80~1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对童虫效果较好,伴随虫龄的增长,药效降低。⑥硝氯酚,剂量为牛5~8毫克/千克体重,羊4~6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对成虫有效。⑦丙硫苯咪唑,剂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对成虫有效。

2.粪便发酵 处理及时处理粪便以杀死虫卵,对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尤应严格处理。

3.消灭中间宿主 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填平低洼水泡子,消灭椎实螺孳生地;水面可放养鸭子,捕食椎实螺;也可用氨水、氯硝柳胺等药物灭螺。

4.防止感染 经常注意饮水和词草卫生,防止动物吞食囊蚴。

关键字:肝片形吸虫病
上一篇: 牛眼虫病
下一篇:牛羊前后盘吸虫病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