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寄生虫病> 牛羊> 浏览宠文

本病为我国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长江流域13个省、市和自治区内。病原为日本分体吸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牛、羊、猪、犬、马、骡、驴、猫等各种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

【虫体特征与生活史】日本分体吸虫(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呈线状,雄虫体型粗短、乳白色,大小为10~22毫米X0.5~0.55毫米,向腹面弯曲呈镰刀状,体壁自腹吸盘后至尾部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将雌虫抱在沟内,雌虫细而长,呈灰褐色,大小为15~26毫米X1~0.2毫米。合抱的雌雄虫在肠粘膜下层的静脉末梢交配并产卵,虫卵在血管内成熟,内含毛蚴。由于毛蚴分泌的溶细胞性物质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的肠粘膜组织发炎、坏死,加上肠蠕动、腹内压力和血管内压的增加,而致含有虫卵的坏死组织进人肠腔,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虫卵在水中很快孵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钉螺,侵入其体内,经过母胞蚴→子胞蚴,在螺肝脏内产生大量的尾蚴。自毛蚴侵入螺体至尾蚴逸出,在夏季需2个月左右时间。尾蚴在水中游动,接触到终宿主,经皮肤侵人或经口感染。在终宿主体内,童虫经血液循环到达肺脏,再经左心转人体循环,最后至前后肠系膜静脉发育为成虫。尾蚴侵人终宿主后经1~2个月于粪便中可找到虫卵。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犊牛受害较成年牛严重。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以慢性为常见。急性型体温40℃以上,间歇热或稽留热;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下痢,排出物多呈糊状,夹杂有血液和粘液团块;贫血,卧地不起,严重者衰竭死亡。慢性型表现为消化不良,发育迟缓,极度消瘦,往往变为侏儒牛。母牛流产或不孕。

2.实验室检查 对可疑病牛常以水洗沉淀法进行粪便虫卵检查。日本血吸虫卵特征为椭圆形,内含毛蚴.卵壳周围有坏死组织及不洁污物附着(图3-20)。也可采用毛蚴孵化法或直肠粘膜活组织内虫卵检查法。还可采用环卵沉淀反应、间接血凝、免疫电泳、荧光抗体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做辅助诊断。

【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消灭感染源 对人、病畜进行定期驱虫,常用药物有:①硝硫氰胺,牛的剂量为6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1.5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②吡喹酮,剂量为3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2.消灭钉螺 应用五氯酚钠、溴乙酰胺、茶籽饼等杀螺剂消灭钉螺,或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

3.搞好饲养管理 管好粪便,防止污染水源。管好牧地,应选择在无钉螺场地放牧。

关键字:日本血吸虫病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