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传染病> > 浏览宠文

本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特征。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

【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为两端稍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在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本菌可分为A,B,C.D,E,F六型。A 型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从土壤、粪便、污水中均可分离到,产生外毒素,引起家兔及其他动物发生肠毒血症。病兔及带菌兔的排泄物、含有本菌的土壤和水源为传染源,经消化道或伤口传染。

【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有易感性。毛用兔及獭兔最易发病,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各种应激因素 可诱使本病暴发。2.临床特征病兔精神沉郁,不吃食,排水样粪便,有特殊腥臭。体温不高,于水泻的当日或次日死亡,绝大多数为最急性。少数病例病程约1周或更长,最终死亡。3.病理剖检特点胃底粘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小肠充满气体,肠壁薄而透明。盲肠和结肠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薄内容物,有腐败气体。肝脏质地变脆。脾呈深褐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须采取病料 (空肠或回肠内容物)送兽医检验单位作毒素检查。4.鉴别诊断(1)与兔沙门氏菌病鉴别急性沙门氏菌病以败血症、下痢和流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断乳前后仔兔和青年兔。蚓突粘膜有弥漫性淡灰色粟粒大的小结节,肠淋巴结水肿。从病兔的血液及各脏器可分离出沙门氏菌。(2)与兔球虫病鉴别急性肠球虫病多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兔,成年兔不发生。病兔消瘦,营养不佳,有黄疸和贫血症状。剖检可见肠粘膜或肝表面有淡黄白色结节。取结节或肠粘膜压片镜检,可见球虫卵囊。(3) 与兔病毒性出血症及巴氏杆菌病鉴别可参照兔病毒性出血症诊断部分。

【防治】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发因素,少喂含有过高蛋 白质的饲料和过多的谷物类饲料,并注意饲料卫生及适当的配合。严禁 引人病兔,坚持各项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发生疫情时,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病兔。兔舍、兔笼及用具用3%热碱水消毒,病死兔及其分泌物、排 泄物一律深埋或烧毁。注意灭鼠、灭蝇。定期进行菌苗接种或紧急预防注射,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和 蔓延。兔魏氏梭菌灭活菌苗,30日龄以上的兔每只皮下或肌内注射1 毫升,间隔14天,再注射1毫升,免疫期半年。兔魏氏梭菌与巴氏杆菌二联菌苗,20~30日龄仔兔,每只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30日龄以上的兔,每只皮下或肌内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半年。

病初可用特异性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2~3毫升,皮下 或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疗效良好。药物治疗可用喹乙醇, 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4天。金霉素,20~4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红霉素,20~30毫克/千克体 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2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 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均有一定的疗效。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如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内服食母生(每只兔5~8克)和胃蛋白酶 (每只兔1~2克)等,可提高疗效。

 

关键字:兔魏氏梭菌病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